当前位置:牛搬家 >>> 资讯 |
季夏之月,赴万里之约。适逢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五年四访非洲之行的同时,四川成都也吸引着中非人民的目光。
今日,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在成都启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凝聚民间力量,促进中非友好互信”,是中非合作论坛的配套活动之一。届时将有来自30多个国家的140多家民间组织的200多名代表应邀参会。
民间交流
话友谊 谋合作
川非民间交流会在成都举行
日前,在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前夕,川非民间交流会在成都举行。来自非洲20多个国家的民间组织和智库代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的负责人,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员代表参加。
交流会上,不远万里而来的非洲嘉宾们和川企、四川组织代表们共同回顾川非深厚的民间友谊。
近年来,四川民间组织积极开展同非洲各国交流合作,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人文交流不断深化,人民间的了解和信任不断增进,民间组织已逐步成为四川同非洲各国交往的一支生力军。
谈及合作机遇,苏丹非洲政党理事会副秘书长提贾尼表示,对过去4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非洲国家非常敬佩并愿意加强学习交流。
川非民间交流会看点多
川企分享
“走出去”实用攻略
嘉宾看好
成都“引进来”优势
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非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及合作者。近年来,四川以及成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逐渐将目光投向广阔的非洲市场。
那么,在“走出去”的进程中,四川以及成都企业该如何适应非洲市场的“游戏规则”,让合作项目真正“走进去”?同时,非洲许多国家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在此背景下,非洲各国希望与中国企业,特别是有许多合作渊源的四川以及成都企业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
昨日,在川非民间交流会上,许多与非洲有着紧密合作的川企、四川组织代表与不远万里而来的非洲嘉宾们共同分享了“走出去”在非洲交流合作的实用攻略,展现了四川以及成都“引进来”更多资源的优势。
走出去
经验一:
不仅要把具体的项目带到非洲
更要把知识和技术传播到非洲
回望在川企业“走出去”的历程,早在1972年,总部位于成都的中铁二局就参与了坦赞铁路全长50.72%即943.72公里的施工任务,8115名中铁二局援外职工参与施工,共有40人为援建坦赞铁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遗骨还留在异国土地上。
阿尔巴尼亚东西高速公路、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轻轨铁路、尼日利亚新建现代化铁路、阿布贾轻轨……交流会上,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颖与非洲嘉宾们共忆川非友谊。谈及企业与非洲可持续的交流合作,朱颖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具体的项目带到非洲,更要把知识和技术传播到非洲。
“川企走出去,绝不只是谋求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据朱颖介绍,截至目前,中铁二院国际培训中心已有43个非洲国家的324名学员进行了技术培训并大量参与非洲的民生类项目,2007年起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利比里亚等8个非洲国家承担了13个学校、政府大楼、住房、公路修复、打井等援建项目。
经验二:
农业是川非合作亮点
四川水稻在非洲高原种植成功
农业是四川省与非洲合作的重点领域。四川省先后承担实施了国家在联合国框架下对埃塞俄比亚、乌干达和布隆迪的农业“南南合作”项目。
通过参与农业“南南合作”项目,在农田水利、农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技术援助,为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四川省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王海林看来,四川的水稻生产比较成熟,产量和技术都有优势,与非洲开展合作选择水稻打头是非常恰当的。
“目前,四川企业‘走出去’多集中在公路、铁路、供水等基础建设上,但农业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亮点。” 据王海林介绍,非洲当地虽然温度和湿度条件优越,但因农业技术落后,水稻产量不过200公斤/亩。2014年,通过国家层面的合作,由农业部支持,四川执行,6家民营企业抱团出海,去非洲修建“东非粮仓”。先后有40多位四川农业领域专家去非洲种水稻,把四川水稻的品种和技术带出海。从灌木清理、开荒整地,到良种选育、机械耕作,川人在非洲高原洒热汗、种水稻,如今试验田里水稻亩产已翻倍,实现了大幅增产。
经验三:
抓好国内市场
还要熟悉海外市场的人文环境
川企如何更快、更稳扎根非洲市场?已开拓非洲市场30多年的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公司经验丰富。“公司在非洲的厄立特里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等国家有项目。非常熟悉当地的人文环境,与当地合作伙伴相处得非常融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孙云说。
“对企业而言,国内市场要抓好,海外市场更大,更有开拓空间。” 在孙云看来,这次交流会对于促进川非间的民间交流、人文交流、项目合作等等,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中非合作注入强大动能的大背景下,川非民间交流一定会商机倍增。
引进来
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获赞
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规划科学合理、绿色发展吸睛……在许多参会的非洲嘉宾看来,四川以及成都有许多优势“引进来”更多世界资源。
虽然来成都只有短短一天,但纳米比亚国民议会公民组织委员会职员塞尔达在成都发现了不少值得纳米比亚学习借鉴的东西。
塞尔达认为,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非凡。“从熊猫基地,我看到了中国政府对于保护大熊猫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投入。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就了沃野千里的精华灌区,为成都人民的幸福生活创造了条件。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撼。”
对于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模式,埃塞俄比亚南方州发展协会执行主任阿贝巴乌?格布雷汉纳?哈拉罗也非常赞赏,“成都是一个迷人的城市,充满了绿色,很荣幸来成都访问。”
非洲国家政要聚焦成都
刚果(布)总理
“打卡”都江堰
“取经”野生动物保护
昨日早上6点左右,出席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的重要嘉宾之一??刚果(布)总理克莱芒?穆安巴抵达成都,正式开启了访川之行。
穆安巴一行访川首站去哪儿“打卡”?站在秦堰楼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穆安巴详细了解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原理、作用与建造历史背景。“2000多年前,人类就能建造如此伟大的工程。”穆安巴赞叹不已。
在欣赏了成都特色的茶艺表演后,穆安巴端起盖碗茶,品尝了青城雪芽,“味道非常好。”
看着层峦叠翠的青城山,穆安巴向当地向导询问,“青城山海拔有多高?”得知有1200多米时,穆安巴露出了微笑。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是从何而来?”在鱼嘴,穆安巴了解岷江分流的情况后,在留言本上写下了饱含情谊的参访感受。“来到这个绝妙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决心。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对这条河进行了改造,一方面消除了洪灾隐患,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的这一片富饶的粮仓起到了灌溉作用。”
在赠言中,穆安巴表示,很荣幸有机会参观这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水利工程,感谢当地的热情接待,“我夫人、我自己以及我们代表团真诚地感谢你们??勤劳伟大的中国万岁!”
随后,穆安巴来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详细询问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以及繁育保护的具体措施。“熊猫的寿命是多少?”“熊猫一生能生几胎?”“存活率有多高?”“什么时候是生育年龄?”“每天吃多少?”
季夏之月,蓉城略显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挡穆安巴一行对大熊猫的热情。
“这是熊猫妈妈与她的双胞胎宝宝吗?”在一个大熊猫嬉戏的院子,一只雌性大熊猫正悠闲地啃着竹子,旁边的树上,一对双胞胎熊猫正在嬉戏玩耍,这引起了穆安巴的注意。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大熊猫在野外繁育双胞胎只能存活一只,但通过人工繁育,大熊猫妈妈自己养育一只,再派专人负责养育一只,基本能保证两只都能存活,大大提高了大熊猫双胞胎的存活率。
“我们国家也有很多野生动物,通过今天的参观访问,我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很多野生动物的保护经验。”听完介绍后,穆安巴认为此行收获颇丰。
塞舌尔人民党主席、副总统
点赞天府新区规划建设
变身成都大熊猫“粉丝”
季夏之月,蓉城略显炎热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塞舌尔人民党主席、副总统梅里顿对这座城市的探索。7月22日,刚刚飞抵成都,不远万里而来的梅里顿一行就直奔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考察,为出席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热身”。
蓝天白云倒映在兴隆湖的清澈湖面,岸边鳞次栉比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筑群吸引了梅里顿一行的目光。“十几年前我来过四川,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梅里顿感慨颇深。
远眺兴隆湖,近观规划沙盘,在听完讲解后,梅里顿表示,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不仅融进了很多水元素,同时绿化也非常吸引人。
“无论是我亲眼所见,还是沙盘呈现,天府新区在建筑、产业、环保都达到了有效的平衡,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规划理念。”在梅里顿看来,四川资源丰富,非洲大陆是未来的希望之地,两地可以抓住机遇、共谋发展。
聚焦本届论坛,谈及塞舌尔与中国交流合作的潜力时,梅里顿表示,希望塞舌尔的研究机构可以与中国相关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国家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要让人民分享发展的成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希望借第五届中非民间论坛这个契机,推动塞舌尔与中国、与四川的民间交流、人文往来。”
在关注地区发展的同时,梅里顿也是成都大熊猫的“粉丝”。在熊猫基地的月亮产房,梅里顿用手机快速“定格”了可爱熊猫嬉戏的瞬间。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熊猫,我要把可爱的熊猫录下来,我要‘带’给我的家人也看看。” 在拍摄的同时,梅里顿对熊猫的生活习性也很感兴趣, “熊猫会游泳吗?”“这些熊猫幼仔是吃母乳吗?”此行,给梅里顿留下了美好的记忆。